首页 游戏任务 正文

我国古人对温泉开发不止泡澡?两个关键改变历史

前些天在温泉民宿刷短视频,突然冒出来个念头:咱老祖宗泡温泉真就光溜溜泡澡?越想越不对劲,扛上锄头直接往县图书馆跑——这地方县志特全,犄角旮旯都堆着泛黄的手抄本。

一、破县志翻出个新鲜事儿

大清早蹲古籍部,灰呛得直打喷嚏。先翻《华清池旧事》,全是杨贵妃泡澡的香艳段子,气得差点把书页捏出褶儿。转战到唐朝地方志,突然在《邺城风物志》里抠出几行小字:"泉眼涌热……隆冬植韭黄三寸,岁贡百筐"。我盯着"植韭黄"仨字眼珠子都直了——好家伙!唐朝人拿温泉种反季蔬菜?

我国古人对温泉开发不止泡澡?两个关键改变历史

中午啃馒头接着扒拉宋代的记录,真就在《临安府衙录》翻到石锤:"艮山汤泉置疗养院,时疾者日付五文,浴身饮汤,旬日可愈"。后面还附了张发霉的药材清单,川芎白芷排前两名。抱着复印纸冲回家,键盘都敲出火星子:这哪是澡堂子?分明是温泉医院!

二、动手验证古人智慧

第二天直奔郊外野温泉。先按唐朝法子搞种植:

我国古人对温泉开发不止泡澡?两个关键改变历史

  • 砍竹子劈成槽:找老乡借柴刀差点劈到手
  • 引温泉水浇菜畦:水温五十多度,差点把油菜苗烫成开水白菜
  • 搭草棚保温:半夜刮大风,顶棚直接扣我脑门上

坚持半个月,菜苗蔫得能当柴烧。蹲田埂上翻手机查资料,才看见《天工开物》补注行小字:"热泉需引渠降温,戌时灌,卯时排"。敢情古人用温泉像熬中药讲究文火慢炖!

三、复刻宋代药浴更离谱

不死心试着配药浴包。对照古籍把川芎当归扔锅里煮,满屋中药味熏得邻居报警。消防车呜哇呜哇开来时,我正盯着温度计发愁——书里写"药汤四十脉可入",可宋朝温度单位根本查不到!后来在中医药大学论坛扒到帖子,才明白"脉"是古人把手指插水里数脉搏的土法子。试着拿手腕试水温,数到一百二十次心跳果然刚好四十二度,绝了!

我国古人对温泉开发不止泡澡?两个关键改变历史

这下全通了:唐朝人用温泉当大棚暖气,宋朝拿温泉当青霉素使。什么网红星空汤池、牛奶浴,跟古人比简直弱爆了!可惜现在九成九温泉景区就知道搞情侣鸳鸯锅,老祖宗的智慧全埋故纸堆里吃灰。写完这篇我就给本地文旅局发邮件——再不抢救这些宝贝,温泉真就只剩搓泥的份儿了!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