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唠唠这个本能寺之变。这事儿,提起来就跟咱们过年吃饺子似的,熟悉,但每次咂摸咂摸,又能咂摸出点儿新味道来。
起初的懵懂
对历史这玩意儿,原先也就是课本上那点儿印象。织田信长,牛人一个,快统一日本了,结果被他手底下最信任的明智光秀给阴了,一把火烧死在本能寺。当时我就想,这明智光秀咋想的?好好的大腿不抱,非得自己作死?这不是傻么。
开始动手“研究”
后来闲着没事儿,就寻思着,不行,我得搞明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于是乎,我先是翻了翻一些通俗历史读物。这一翻不要紧,好家伙,给我整得更迷糊了。书里说,这明智光秀为啥反叛,那说法老鼻子去了:
- 有说织田信长脾气臭,老骂明智光秀,把他当猴耍,光秀受不了了,新仇旧恨一块儿算。
- 有说光秀自己有野心,想自己当老大,取而代之。
- 还有说什么是朝廷在背后捣鬼,让光秀去干掉信长。
- 更玄乎的,还有说是外国势力,什么耶稣会掺和进来了。
- 甚至还有说,丰臣秀吉才是幕后黑手,光秀就是个替罪羊。
我一看,嚯,这都快赶上悬疑小说了,比咱家楼下老王头丢了只鸡还复杂。
深入挖掘与困惑
光看这些二手资料不过瘾,我就开始找一些所谓的“史料”来看。我也看不懂日文原文,就看些翻译过来的片段,还有一些学者大佬们的分析文章。就有点钻牛角尖的毛病。我把各种说法都罗列出来,试图找出一个最能说服我自己的解释。
我试着把自己代入到明智光秀的角色里去想。 如果我是他,手握重兵,深受信长信任(至少表面上是),我图个啥?
比如说“怨恨说”,信长确实干过不少混账事,比如当众敲光秀的脑袋,或者没收他的封地又马上给他个新的,这不明摆着折腾人嘛但光秀也是个老江湖了,能忍这么多年,就为这点事儿,突然就豁出去了?感觉铺垫不够,除非是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。
再比如“野心说”,要说光秀没点想法,那也不可能。可他真有那个实力和威望去取代信长,然后号令天下吗?信长手下那么多猛将,柴田胜家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(虽然当时算盟友),哪个是省油的灯?他光秀就算干掉了信长,能摆平这些人吗?我寻思着悬。
我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当时日本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格局。什么“下克上”的风气,天皇的实际权力,各个大名之间的关系。越了解,越觉得这水深不见底。
一点不成熟的“感悟”
折腾了一大圈下来,我发现,这本能寺之变,可能压根儿就没一个板上钉钉的“真相”。为啥这么说?
第一,当事人死光了。 织田信长被烧死了,明智光秀自己也没风光几天,很快就被丰臣秀吉给灭了。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,留下来的都是些只言片语,还可能是别人为了某种目的编造的。
第二,史料这东西,也不一定靠谱。 很多记载都是事后很多年才写成的,写书的人本身就有自己的立场和目的。比如《明智军记》这种,明显就是给光秀洗地的,那可信度就得打个问号。而像《信长公记》这种相对靠谱点的,对光秀的动机也没说得太明白。
第三,人心隔肚皮。 就算光秀自己写个回忆录,说的也未必是真心话。谁知道他当时脑子里是咋想的,可能是一时冲动,也可能是蓄谋已久,甚至可能他自己都没想明白,就是觉得“爷不伺候了”!
我琢磨来琢磨去,觉得这事儿,就跟咱们看北野武拍的那个电影《首》似的,可能充满了各种偶然、荒诞和利益算计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,历史的走向,可能就是各种因素稀里糊涂撞一块儿的结果。
现在再看本能寺之变,我也不去非得给明智光秀找个完美的动机了。就当看个历史大戏,品品里头的人物,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,也挺有意思的。或许,这个谜团本身,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今儿就先唠叨这么多,纯属我个人瞎琢磨,不成体系,大家就当听个乐子。改天有啥新想法了,再来跟大家伙儿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