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早上刷手机,随手翻到一个热门帖子聊“不明觉厉”和“万里长城”的典故,我一下子就被戳中了好奇心。平时看这些成语用惯了,但从来没想到这里面还有真假,尤其是万里长城的说法老是被人瞎扯淡。心想着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亲自弄个明白,顺便当个实践记录给大家分享。
我先开了电脑,百度找了一圈资料,结果乱七八糟的一大堆。啥“专家说万里长城是神话”,又啥“实际指某段遗址”,看得我头都大了。搞了半天也没个靠谱的,干脆就换个法子,直接联系朋友介绍的一个人文史学者。在微信上给他发消息,简单描述我的疑惑,对方挺热心肠的,说“这事儿简单,咱们视频聊”。
实践拆解过程来了
约好下午三点打视频,我提前把手机架本子笔也备齐了。视频一接通,那学者大哥就直奔主题,说“万里长城”这个成语多数人用错了,真货不是指旅游景点那长城。他直接分了两步教我:
- 第一步,回忆历史课本里的秦代长城——那才叫真实,就修个边界防游牧族,没现代人吹的那么神。
- 第二步,验证成语出处——翻开古书扫描件,比如《史记》,指着说“万里长城”原意是指军事防御策略,不是实体建筑。
实践完,心满意足了,但想到去年一次饭局上,我就因为这成语出了大糗。当时跟朋友吹水,说万里长城多牛逼,被一个懂历史的哥们当众揭短,整桌人都笑我瞎编乱造。脸都臊红了,回家越想越憋屈——这破事儿害我丢面子不说,还影响社交关系。从那以后,我就养成习惯,遇着模糊知识就动手验证。今天终于搞清楚了,以后谁敢乱说,我直接怼回去一秒分辨真假,再也不怕被忽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