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跟大伙唠唠我琢磨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心路历程。起因是上回请客,桌上有人突然问:“你说这菜名里的‘宫保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”当时就把我问懵了!我做了这么多年,还从来没细想过这个。
满脑子问号找答案
送走客人,我立马掏出手机搜。结果网上乱成一锅粥!有的说跟宫廷秘方有关系,还有的说发明人姓宫……看得我脑瓜子嗡嗡响,没一个靠谱的。这可把我好奇心彻底勾起来了,不行,非得弄个水落石出不可!
第二天一早,我直奔菜市场后头那家几十年老字号。掌勺的刘师傅胡子都白了,听我说明来意,乐得直拍大腿:“年轻人,总算有个肯琢磨的!‘宫保’压根不是个调料名,是个官名儿!”他一边颠勺一边给我上课:“这菜,是清朝一个叫丁宝桢的大官传出来的,人家当过‘太子少保’,讲究点叫‘宫保’,这菜名就是打他这儿来的,跟宫里配方没关系!”我一听,好家伙,原来是个人名儿加官职!这么多年我连这都不知道,真是闹笑话了。
偷师学艺翻车现场
搞明白名字,手就痒痒想学正宗做法。赖在刘师傅厨房软磨硬泡一上午,老头儿才松口让我站边上看。几个关键点眼睛都不敢眨:
- 浆肉手法:鸡丁不是直接下锅,得用料酒酱油腌入味,再裹层薄淀粉,这样炒出来才滑嫩。
- 神秘料汁:亲眼看他调碗汁儿——醋比糖多!我平时都爱多放糖,原来完全错了!还得加酱油、料酒、一点水淀粉,搅匀备用。
- 魔鬼顺序:油热了先下花椒干辣椒爆香,捞出来!再下鸡丁滑炒变色,紧接着倒料汁,撒花生米。顺序乱一点味儿就跑了。
看完回家就操练。结果头回试做直接翻车!油温没控干辣椒一下锅直接焦黑冒烟了,呛得我直咳嗽。花生米没炸透,软趴趴的一点不脆。更丢人的是,料汁倒早了,锅里汤汤水水的,压根没炒出那层透亮的油芡!那盘四不像我自己都没眼看。
油盐里悟出的真功夫
不服气,第三天又跑去缠着刘师傅。老人家被我逗笑了:“急记住三步走准没错:小火烧油慢炸料,中火快手滑鸡丁,大火爆炒一气成!”这回我死盯着油锅,眼看辣椒刚变成深红立马捞起。滑鸡丁时油温刚几铲子下去粉嫩嫩。等到倒入料汁那一下,开最大火,“滋”一声响!汤汁瞬间收紧变亮堂,油汪汪地裹在鸡丁花生上,成了!
刚端上桌,那熟悉的酸甜香混合着花椒辣椒的霸道气味就冲出来了,馋得我闺女直蹦跶。尝一口,鸡丁滑嫩带着焦香,花生酥脆嘎嘣响,麻、辣、酸、甜在嘴里打架又融合。这回连刘师傅都点头说:“是那个意思了!”
折腾这么一圈总算整明白了:宫保是追本溯源,滋味是手上功夫。这“宫保”俩字,藏着一道菜的魂和一个老厨师大半辈子的讲究。以后谁再问我,我可要好好给他说道说道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