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晚上刷短视频,有个讲四大美女的营销号嚷嚷“西施姓西”,我当场就笑喷了。做历史博主这么多年,还能被这种低级错误绊倒?干脆翻箱倒柜查个明白,顺便给你们趟趟雷。
一、抓起书就开始翻车
我信心满满从书柜抽出《史记》,想着太史公总该记了两笔?结果从越王勾践世家翻到吴太伯世家,愣是没找见“西施”俩字。瘫在椅子上挠头,这才想起来司马迁写女的基本只记姓,连勾践夫人也只叫“姒”!
不死心又搬出《吴越春秋》,总算在“勾践阴谋外传”那章逮着一句:“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”。刚想拍大腿说“你看就叫西施”,突然发现后面还跟着句“越王乃饰美女西施、郑旦”,嚯!同一个段落里先写“曰西施”又写“美女西施”,古人也忒不严谨!
二、地方志里挖出大料
转头扎进故纸堆里扒拉地方志。南宋《会稽志》有句猛的:“施其姓也,所居曰西子家”——这不就直说姓施?接着在明代《苎萝志》挖到更绝的:“父卖薪,母浣纱”,连她爹妈职业都扒出来了。激动得差点打翻茶杯,赶紧记在小本本上。
跑去翻国家图书馆数据库,居然撞见清朝《浙江通志》的注释:“夷光姓施名夷光,西施其号也”。好家伙!跟拆盲盒拆出隐藏款似的,敢情人家全名叫施夷光!“西施”就是个外号,苎萝山分成东西两村,她住西村就叫西施呗。
三、古人起名跟闹着玩似的
较真起来查春秋姓氏制度,《世本》里写得清清楚楚:
- 姓是老祖宗传的,整个部落都用
- 氏是后代分支自己取的
- 名才是爹妈随便喊的
施家姑娘在村口长大,哪来的“西氏”?就好比现在管村东头王师傅叫“东老王”,难道人家身份证能写“东老”?简直离谱!那些扯“西施姓西”的,怕不是把抖音当史书看了。
更逗的是《孟子》早说过“西子蒙不洁”,《庄子》也提过“厉与西施”,古书里“西施”跟现代网红似的纯粹是个标签名。后来写《路史》的罗泌估计都烦了,直接注释怼脸:“施者姓也,西施犹言施氏之女在西者”,生怕后人看不懂。
四、这事儿越想越可乐
折腾到半夜两点终于理清楚:
- 正经名字:施夷光(专家们还在吵这个)
- 日常称呼:西施(村西施姑娘)
- 美颜滤镜:西子(文人硬给加的title)
现在营销号动不动扯“西施姓西”,就跟非说“豆腐西施姓豆”一个道理。最绝的是翻《越绝书》发现她结局——居然被勾践老婆沉湖了!合着夫差喊了半辈子“美人儿”,这绝世美女真实姓名差点失传?古人记历史跟写谜语似的,气笑了都。
结论直接拍这儿了:西施姓施,家住苎萝山西村。你们杠就是你对——反正古书不会跳起来打人!(但我会拉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