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开始扒数据。都说珠峰顶冻死人,但具体差多少谁也说不上来,我偏要搞个一清二楚!
挖数据的苦力活
说干就干,先奔地理数据平台翻箱倒柜。从一堆破文档里抠出珠峰大本营(5200米)和峰顶附近(8000米)的月均温数据,光分清哪个是靠谱来源就折腾半小时——有些破网站显示“零下40度”,年份却标着1980年,这玩意儿能信?果断扔!
四季咋划分?乱!
教科书说春(3-5月)夏(6-8月)秋(9-11月)冬(12-2月),结果珠峰根本不按套路出牌!夏天峰顶-19℃,冬天直接干到-36℃,这差距比我工资条都扎心!干脆自己手搓表格:按月排,春夏秋冬各算平均值,再标出最低最高值——一目了然。
画图工具差点整疯我
Excel导入数据直接画折线图,两条线代表不同海拔。结果大本营曲线像过山车,峰顶那条线平得跟死人心电图似的!折腾半天发现Y轴刻度太密,赶紧手动拉大温差显示范围,总算让两条线岔开说话。
发现太真实
- 峰顶全年冰箱模式:最热的7月居然-19℃,体感温度更吓人,妖风一吹直接冻成狗;
- 大本营玩变脸:冬天-17℃裹成熊,夏天+6℃能穿单衣,可夜里照样零下冻醒;
- 致命温差王:春秋季单日上下25℃家常便饭,中午出汗晚上哆嗦,稍不留神失温送走!
意外翻车
本来想偷懒用气象站数据交差,结果查到某年10月峰顶实测-29℃,平台却显示-24℃!气得直接扒官方科考论文,发现是传感器被冰糊住了...得,老老实实备注“数据仅供参考,实际能冻哭爹”。
小聪明
怕表格太干巴没人看,顺手在温差最大那格标红加粗,配句扎心你以为在爬山?是每天横跳春夏秋冬!表格存手机里,下回去尼泊尔跟向导吹牛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