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DNF的拍卖行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想当年,我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小白,每天吭哧吭哧刷图,爆出来的装备材料,一股脑就丢商店,换那点可怜的金币。后来瞅着人家一身神装,一打听,好家伙,都说是在拍卖行“淘”出来的,或者干脆就是“赚”出来的。我这心思就活络了,想着我也得去试试水。
初探门道,交了不少学费
一开始嘛我也不懂啥技巧,真就是瞎摸索。就是看啥材料好像有人收,我就去刷点,然后挂拍卖。价格?瞎标呗,心里想着比NPC商店高点就行。结果?要么就是挂了好几天都没人搭理,要么就是被人压价压得死死的,卖出去还不够塞牙缝的。那时候真觉得这拍卖行跟我有仇。
后来我学聪明了点,不再傻乎乎地乱挂了。我开始花时间蹲在拍卖行里,观察那些摆摊的,还有那些成交记录,看那些大佬们怎么操作,哪些东西好卖,价格大概在什么区间波动。我发现,这玩意儿水深着,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赚到钱的。
我特别留意到,有些材料,价格波动跟过山车似的,忽高忽低的。比如那时候的“无色小晶块”,有时候几百金币一个,有时候又能涨到上千。我就寻思,这不就是机会吗?是不是可以在价格低的时候吃进点,等价格高的时候再抛出去?
我的“倒爷”初体验与折腾过程
说干就干!我把自己辛辛苦苦刷图攒的那几百万金币,就是我当时的全部家当,都盘算着要投进去了。那时候我盯上的是一种叫“强烈的气息”的材料,因为我看强化装备的人特别多,这玩意儿消耗量巨大,市场需求应该不小。我给自己定了规矩,每天上线第一件事,就是打开拍卖行,仔仔细细地看价格,还要拿个小本本记录最低价和最高价。这可是个体力活,有时候一盯就是一两个小时,眼睛都快看瞎了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瞅准一个机会,某个大区的“强烈的气息”价格不知道为啥突然跌到了一个我观察期内的谷底。我一咬牙,一跺脚,把我所有的家当都砸进去了,仓库都给我塞得满满当当的。那几天,我真是吃也吃不睡也睡不香,一有空就上线看价格曲线,生怕它再往下跌,那我可就血本无归了。那感觉,比我当年高考查分的时候还紧张,心怦怦跳。
我那时候的操作大概是这样的:
- 每天尽量早点上线,有时候甚至是调闹钟在凌晨,因为那时候人少,偶尔能捡到便宜货。
- 白天人多的时候,就重点观察价格波动,分析大概的走势。
- 等价格涨到我心理预期的价位了,就开始分批出货,不敢一次性全抛,怕把价格砸下来。
你猜怎么着?老天爷可能看我这么执着,还真就眷顾了我一把。过了大概一个星期,也可能是十来天,记不太清了,那“强烈的气息”价格真就涨上去了,而且涨幅还不小!我陆陆续续把我手里囤的货都出掉,盘了盘账,扣掉手续费,差不多翻了一倍!那是我第一次在拍卖行里正儿八经尝到甜头,那感觉,比我刷深渊爆了个自己能用的史诗装备还爽!
经验之谈,也狠狠踩过不少坑
也不是每次都这么一帆风顺,心想事成。我也干过不少傻事,交了不少“学费”。比如有时候脑子一热,看别人说啥就跟风去屯一些版本末期的过气材料,结果?新版本一开,那些东西直接没人要了,全砸手里,亏得我好几天刷图都没劲儿。那时候真是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,咋就这么沉不住气!
后来我就学乖了,不再盲目跟风,也不再只看眼前了。我会去花心思研究一下游戏论坛,看看版本更新的预告和走向,分析一下哪些新副本会出,哪些职业可能会加强或者削弱,然后推测哪些材料可能会变得紧俏,哪些又可能会过时。这玩意儿,还真不是光靠运气,也得动点脑子,做点功课。
还有就是,拍卖行的手续费也是个大头,不得不防。一开始我没太注意,有时候看着卖价挺高,心里美滋滋,结果一算到手金币,扣掉那个百分比的手续费,发现根本没赚多少,甚至还亏了点。所以后来每次上架,我都会先把手续费这块儿算得明明白白的。
我记得我那会儿为了琢磨这拍卖行,还专门拿个小本本,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东西。什么材料在哪个时间段价格比较低,什么时候容易涨价,哪个大区的物价大概是个什么水平,哪些日子服务器人多,需求可能大。有时候为了抢到几组价格特别低的货,还得定闹钟半夜爬起来操作。现在想想,那时候也真够拼的,跟上班打卡似的。
就这么着,我在DNF的拍卖行里摸爬滚打了好长一段时间。赚过钱,也赔过钱,高兴过,也郁闷过。但还是挺有意思的一段经历,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游戏体验。它让我明白了,就算是在游戏里想“不劳而获”或者“投机取巧”,也需要花心思,花时间,承担风险。现在嘛我玩得比较佛系了,年纪也大了点,肝不动了,偶尔也会去拍卖行逛逛,看看有没有啥特别便宜的自己能用上的东西捡捡漏,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投入那么多精力去“倒买倒卖”了。毕竟玩游戏嘛最重要的还是放松和开心,别把自己搞得太累。
这就是我当年在DNF拍卖行折腾的一点实践记录,拉拉杂杂说了一堆,希望能给大家看个乐呵。可能我用的方法比较笨,也没啥高深理论,但都是我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经历过的,希望能给同样喜欢这游戏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参考或者回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