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晚上今天我也是闲来无事,琢磨着最近挺火的那个汉字找茬游戏,就是从一个字里找出好多个字那种。我瞅见有个标题说《东找出18个字》,当时我心里就犯嘀咕,这“东”字,结构也不算特别复杂,能找出18个字?有点不信邪,我就自个儿动手实践了一把,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,顺便也记录下我这“寻宝”过程。
我的实践开始:挑战“东”字拆解
第一步:老规矩,从最简单的笔画和数字下手
拿到“东”这个字,我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横着竖着看。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还真有点东西:
- 最上面那一横,妥妥的数字“一”。
- 再往下一点,去掉“日”字的上下两横,中间那两小横,不就是个“二”嘛
- 要是把“东”字看成是“日”和“木”的组合(虽然严格来说不是这么拆的,但找字游戏嘛形似就行),那“日”字去掉下面一横,再把“木”字的一横加上,这不就能凑出三横,就是“三”。
- “十”字也挺明显的,把“木”字的那一横一竖拿出来就是了。
- 还有个“八”,我是看“木”字那两撇,有点像,或者把“东”字顶上那两点(如果看成是分开的点的话)也行。
这么一来,【一、二、三、八、十】这五个字就轻松到手了,开门红!
第二步:拆解主要部件,这可不能少
数字找完了,我就开始琢磨“东”字本身的主要构成部分了。这个也比较直观:
- “东”字本身肯定算一个。
- 把上面那个像“日”不是“日”的部分去掉,底下明明白白一个“木”字。
- 上面那个框框,看着就像个“日”字,对?虽然中间那一横是贯穿的。
- 那“日”字里面,不就是个“口”字嘛
到这里,【东、木、日、口】又被我给揪出来了。进度还不错!
第三步:组合变形,开始考验眼力和想象力了
前面那些都比较基础,接下来就得动点脑筋,进行一些笔画的拆分、组合或者变形了。我对着“东”字是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:
- 把“东”字中间那一长横去掉,剩下的部分就是“束”字。
- 从“束”字里,或者从“东”字的上半部分,三条横线加中间一竖,能看出个“丰”字。
- 盯着“木”字,上面加一横,如果那一横比“木”的横要长,那就是“末”字;如果短一点,那就是“未”字。这两个很容易混,但都算。
- “巾”字,我是把“日”字部分去掉上面一横,保留中间一竖和下面一横,再跟“木”字最下面的一横组合,有点那个意思。
- “中”字,就是把“口”字中间加一竖贯穿,或者看“日”字中间那部分也行。
- “申”字,跟“中”有点像,也是中间一竖贯穿,但上下都出头,这个得从“东”字的整体结构里去会意。
- “小”字,我是看“木”字中间那一竖,和下面那两点(撇捺),组合起来就是。
- 这个“只”字,我想了半天,是把“口”和“八”组合起来看的。“口”在“日”里,“八”在“木”上头那两撇。
好家伙,这么一顿操作猛如虎,【束、丰、末、未、巾、中、申、小、只】这些字也都被我给“刨”出来了。
总结一下我的发现
我把我找到的这些字都列出来数了数:
- 一
- 二
- 三
- 八
- 十
- 日
- 口
- 东
- 木
- 束
- 丰
- 末
- 未
- 巾
- 中
- 申
- 小
- 只
不多不少,正好18个!还真给我凑出来了!看来这汉字找茬还真挺有意思的,不仅考验眼力,还得有点联想能力。整个过程下来,感觉自己对“东”这个字的结构理解都加深了不少。有些字真的是得把原字翻来覆去地看,或者把某些笔画单独拎出来再重新组合,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。实践出真知,下次有机会再找个别的字挑战一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