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算是跟“超高校级的绝望”这玩意儿杠上了。不是说我闲得慌,非要去琢磨这些有的没的,实在是这东西,一旦钻进去了,就跟魔怔了似的,非得弄个明白不可。
一开始也就是瞅了几眼,觉得这设定挺带劲。但看着看着,就不满足于表面了。我就寻思,这帮家伙,凭啥就能“绝望”到那个份上?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给逼的?这“超高校级”到底是个啥具体的“实践”过程?说白了,就是他们怎么一步步走到那份上的。
于是乎,我就开始了我这趟有点自讨苦吃的“实践”之旅。干啥?就是把相关的动画、游戏剧情,能找到的资料,翻来覆去地看,使劲琢磨。不光看热闹,我还特意留意那些角色的心理变化,特别是那个江之岛盾子,简直是绝望的代言人,我就想扒开她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装的咋就能那么扭曲。
深入挖掘与头皮发麻
一旦认真起来,就有点钻牛角尖。我开始不满足官方那套说法了,到处找各种分析,看人家是怎么解读的。甚至还自己拿个小本本,列大纲,画人物关系图,试图去理解那种极致的、以绝望为乐的心态。这过程可真不轻松,有时候看得我脑仁疼,感觉自己都要跟着不正常了,晚上睡觉都不踏实。
你别说,越琢磨越觉得这“超高校级的绝望”不是简简单单一句“我是坏蛋”就能概括的。它更像是一种被扭曲放大的天赋,一种对现有秩序和希望的彻底颠覆。我尝试着去“代入”,当然不是说要学坏,就是想从他们的视角去看看这个世界,那感觉,啧啧,真是一言难尽。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,找不到一点光亮,甚至觉得破坏才是唯一的乐趣,别人越痛苦自己越开心那种。
后来我琢磨着,这种“绝望”的玩意儿,虽然在作品里被极端放大了,但它的一些影子,好像在现实里也能找到点边儿。不是说杀人放火那种,我说的是那种对啥都提不起劲,觉得一切都没意义,或者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。人家那是“超高校级”,咱们顶多算是“小区级”的牢骚,发发牢骚完了该干嘛干嘛
我这整个“实践”过程,大概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:
- 第一阶段: 就是好奇,觉得这设定酷毙了,时髦值爆表。
- 第二阶段: 开始较真,非要弄懂每个人绝望的逻辑。把那些个角色,像江之岛盾子,还有那些被她影响的所谓“绝望残党”,一个个拉出来分析,试图理解他们为啥会那样。
- 第三阶段: 有点走火入魔,看啥都想往“绝望”上套一套,自己都觉得有点神经兮兮的,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点那啥潜质。
- 第四阶段: 慢慢冷静下来,意识到这终究是作品,但它确实揭示了一些人性的阴暗角落,或者说,当某些特质被无限放大后可能产生的后果。这玩意儿不能深想,想多了容易把自己绕进去。
折腾到我明白了点
折腾了这么一大圈,要说我彻底参透了“超高校级的绝望”,那肯定是吹牛。但这番“实践”下来,我算是明白了,这种绝望不是凭空产生的。它往往源于某种极致的天赋被扭曲,或者是在某种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异。就像那些角色,个个都有“超高校级”的才能,本来能干出一番大事业,但却都走向了绝望的深渊,成了所谓的“人类史上最大最恶的绝望事件”的参与者,把世界搞得一团糟。
这玩意儿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希望的反面有多可怕。它提醒我,别把任何事情逼到绝路,也别轻易低估了人心能扭曲到什么程度。可能最让人绝望的,不是外界的压力有多大,而是内心那点希望的火苗彻底熄灭了,那就真完犊子了。
这趟“超高校级的绝望”探索之旅,虽然过程挺折磨人的,但也算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又多了点不一样的体会。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东西,我大概不会只看个热闹了。不过说真的,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离这种“绝望”远一点,毕竟好好活着,找点乐子,比啥都强,对?没事别瞎琢磨这些,容易抑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