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我跟你们说,上周回外婆家吃饭,一开厨房抽屉我整个人都不好了!小碟子跟碗叠在一起,堆得像小山,想抽个醋碟出来,“哗”一下差点把整摞带倒,吓得我手一哆嗦,得亏没摔。
外婆在旁边还笑:“都这么放的嘛” 不行不行,我这强迫症当场发作,必须收拾!撸起袖子就开始干。
第一步:清空战场!
管它抽屉柜子还是台面角落,所有小碟子全扒拉出来,好家伙,铺了满满一餐桌面!有装蘸料的、放零嘴的、外婆腌小菜的,甚至还有几个缺了角、磨花了边的老古董,我猜全是“历史遗留问题”。问外婆哪些真用得上?她拿起一个豁口的小碟:“这个嘛…放放蒜瓣挺好…” 得,您喜欢就行!
第二步:给碟子们“排队”!
接下来蹲地上就开始手动给碟子分类。差不多的圆形小碟子一堆,长方形小调料碟一堆,特别深的酱料碟一堆,剩下那些奇形怪状不常用的… 单独放边边晒太阳。 整理时发现好几只碟子底都积了陈年老灰,用指甲才能抠下来,外婆在旁边看得直乐:“没藏住!”
第三步:上“神器”立功劳!
重点来了!抽屉为啥乱?因为碟子全平躺! 翻箱倒柜找出以前买烘焙材料送的塑料立架(类似分隔板),按抽屉大小咔嚓剪几刀塞进去。然后把刚分好类的小圆碟像插书一样竖着插进去,一个个排排站,抽屉瞬间变书架!想拿哪个抽哪个,稳当!(技巧1:立着放!省地儿又方便拿)
第四步:“叠罗汉”得讲究
那些不能立放的小深碟咋办?叠!但不是乱叠! 先垫一层防滑垫(我剪了块厨房用厚毛巾铺底也行),把最大的深碟放下面,再按大小顺序向上叠。碟子之间撒了点…嗯…泡面粉防粘(外婆教的土招儿),这样叠高了也不容易倒。(技巧2:垫东西分层叠,防滑又稳当)
第五步:犄角旮旯别放过
抽屉上层空出来了?绝不浪费! 翻出几个以前买坚果送的透明塑料小方盒(带盖子的那种),大小正合适!把外婆那些散装的小菜碟、蒜头碟全塞盒子里,盖好盖子再推进抽屉上层空隙。完美!(技巧3:缝隙空间用收纳盒,整洁防落灰)
第六步:高柜也得爬上去
柜子顶上还闲置着!量好尺寸,跑去杂货店买了俩窄长的伸缩杆置物架,螺丝都不用拧,直接撑在柜子两边墙上。这下好了,把那些不常用但外婆舍不得丢的“老宝贝”碟子,全平摊着放上去了,总算没落灰风险了。(技巧4:向高处借空间,伸缩架是神器)
第七步:冰箱门也能救急
灵光一现!冰箱侧门!找出之前粘钩富余的几个磁吸小挂钩,直接吸冰箱侧面。平时吃饭随手要用的小蘸碟,洗干后往上一挂。外婆一拍大腿:“这个顺手!”(技巧5:墙面/冰箱用粘钩,常用小碟随手拿)
大功告成!
折腾完腰都快断了,但效果贼拉爽!原本堆满俩抽屉的小碟子,现在一个抽屉搞定大半。剩下的空间塞了保鲜袋,台面都清清爽爽!外婆拉开抽屉拿小碟子盛辣椒酱,“哟”了一声:“真利索!” 晚上吃饭,连夹咸菜都比平时快了三分。
总结这五点:能立绝不躺,叠时撒点“粉”,缝隙塞盒子,高处撑架子,墙面吸钩子。 真不用花大钱,翻翻家里旧物就能变魔法,不过…一周后打电话问外婆,她有点不好意思:“放冰箱上的小碟子…忘了挂回去又堆桌上了…” 嗨,正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