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刷论坛总看见node32这个词儿,我寻思不就是个工具包嘛至于天天挂嘴边?后来弄项目卡壳了,查资料发现好几个大佬都提它好用,干脆自己整一套来试试水。
摸石头过河的初体验
头回把node32扒拉下来解压开,文件夹里一堆.js文件看得我眼晕。我拍大腿直呼好家伙,这玩意儿连个图形界面都不给!硬着头皮翻文档,才知道得在命令行里敲指令:
node *
先装依赖node config-generator --env=dev
搞个测试环境配置
鼓捣半天连报三次错,气得我直挠头。重新翻了三次说明才发现得用管理员权限开终端,这坑踩得真憋屈。
实战挖出宝藏功能
真正用起来才发现这货有两把刷子。昨天要给服务器做压力测试,按老法子得自己搭环境写脚本,没半天功夫搞不定。试着敲了段指令:
node32 perf-test --url=内部测试地址 --connections=50 --duration=30s
三十秒直接蹦出图表!哪个接口拖后腿、内存泄漏点在哪,红黄绿三色标得明明白白。更绝的是自动生成了修复建议模板,把堆栈溢出点都圈出来了,这比我以前手动埋点省了三小时。
半夜整活的真香现场
凌晨两点改前端样式,突然发现所有用户头像不显示。查数据库屁事没有,端茶倒水折腾半小时后,死马当活马医开了node32的追踪模式:
node32 trace --target=用户服务 --level=debug
控制台突然哗冒红字——好家伙!新装的缓存插件把图片路径吞了。顺着日志行号摸过去,五分钟改行代码直接救活,这要没工具包我得通宵。
血泪总结出的使用手册
现在这玩意儿在我工具箱里封神了,分享几个踩坑换来的经验:
- 别在Windows自带终端跑:权限抽风报错能气死人,老老实实用管理员开CMD
- --env参数是命门:测试和生产环境配置差老远,忘切换直接扑街
- 日志级别调到warning起步:开debug模式能给你刷出上万条流水账
当初嫌弃它土了唧,现在真离不开了。工具这东西,甭管黑猫白猫,能半夜两点救你狗命的才是好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