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短视频的时候,看见评论区有人问“甲和乙是连襟是啥意思”,我自个儿也懵了一下。这词儿听着耳熟,可细琢磨又说不清楚,干脆翻出家里那本落灰的亲戚称呼手册查查。
一、查资料查得我脑壳疼
先是打开手机搜“连襟”,蹦出来一堆解释,全是“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”这种文绉绉的话,看得我直挠头。这解释是没错,可总觉得像隔靴搔痒,没讲透!我又去翻那本老黄历似的亲戚手册,里头倒是画了树状图,可那些弯弯绕绕的线,比地铁线路图还复杂,看得我眼都花了。
琢磨半天,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:
- 是不是只要娶了姐妹就算?
- 堂姐妹的表姐妹的丈夫算不算?
- 这关系到底有啥用?过年吃饭该坐哪桌?
二、直接找人问,差点被老妈怼
实在憋不住,跑去问我妈:“妈,我大姨夫跟我二姨夫,他俩是不是连襟?” 我妈正在剥毛豆,头都没抬:“废话!这还用问?你大姨二姨是亲姐妹,她俩男人不是连襟是你问这干闲得慌!” 得,挨了顿数落,但好歹确认了最基础的情况。
可我还是不死心,总觉得这关系没那么简单。想起我三叔娶的是我大舅妈的堂妹,这算不算?我翻箱倒柜找出过年拍的家族大合照,对着照片戳戳点点,又翻出那本族谱(就一张皱巴巴的纸),在饭桌上摊开研究,边看边嘀咕:“这……堂妹的丈夫跟大舅妈是啥关系来着?” 我爸在旁边抖着腿看电视,斜了我一眼:“你研究这玩意儿能当饭吃?赶紧把桌子收了!”
三、群里提问,差点引发“家庭战争”
家里问不出花来,我就在家族群里发问:“请教各位大佬,连襟关系到底咋定义的?是不是必须亲姐妹的丈夫才算?” 好家伙,这下可炸锅了。
- 二姨夫秒回:“那肯定是!比如我跟你大姨夫!”
- 表嫂插话:“那我老公跟你堂姐的老公算不算?他俩老婆是堂姐妹!”
- 大舅立刻反驳:“堂姐妹那就不算正儿八经连襟了!只能算‘堂连襟’或者叫‘隔房连襟’!”
- 三婶发了个捂脸表情:“你们说得我头晕,不都是姐妹嫁了人,那俩男人互相叫呗,分那么清干嘛”
群里吵吵嚷嚷,从“连襟”定义一路歪楼到谁家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,以几个长辈开始发养生链接告终。我盯着刷屏的聊天记录,更迷糊了。
四、二姨父的“出租车理论”让我茅塞顿开
没想到,晚上二姨父私聊我了。他发来段语音,背景音里还有麻将声:“你小子研究这个干想给人当红娘?简单得很!你就这么想:俩男人,好比两辆出租车(他原话是‘黄包车’,被我自动更新了),各自‘拉’走了一对姐妹。他俩‘拉’的是同一家的‘货’,懂了?所以这俩‘司机’就成了连襟!必须是亲姐妹!堂姐妹?那不行,那是另一个‘车队’的了!懂没?”
卧槽!这比喻绝了! 什么树状图、文绉绉的定义,瞬间被这“出租车理论”秒成渣。一下子全通了!连襟,核心就是“同一个丈母娘老丈人”!娶了人家亲姐妹的两个女婿,才是铁打的连襟关系。其他什么堂姐妹、表姐妹的丈夫,关系就远了,硬往上套亲戚称呼,人家可能都不认。
五、豁然开朗,赶紧记下来
搞明白之后,我马上打开电脑敲字,生怕这灵光一现又忘了。重点就三条:
- 核心:必须娶的是亲姐妹!
- 本质:这俩男人因为娶了姐妹,成了没有血缘的“兄弟”。
- 关键:他俩的共同点是同一个岳父岳母!
弄懂之后,再看家族合照就清晰多了。我大姨夫和二姨夫,那必须是铁杆连襟。至于我三叔和大舅妈堂妹的丈夫?按二姨父的“出租车理论”,顶多算“拼了个车”,关系差着好几层!下次家族聚会再有人问,我就直接甩这个“出租车”理论,保准比那本鬼画符似的族谱好使一百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