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秋天,疫情又闹起来,学校突然通知我们要全线上课,我就赶紧琢磨找工具。微信群里学生吵吵嚷嚷,发消息收不回,钉钉视频卡成幻灯片,搞得我头疼。同事老张提了一句蓝墨云班课好使,我就二话不说下了一个App装上。
从头开始安装和设置
手机上点开App,注册完账号,发现得先建个班。我选了“高中语文课”这名称,上传了课本封面当海报,结果提示图片太大,硬是改了两三回尺寸才搞定。接着加学生名单,Excel表整整齐齐导进去,可几个学生显示导入失败——原来是名字带特殊符号,我得手动一个个加。
第一天上课前,我试了试直播功能。点开摄像头,画面糊得像蒙了层雾,声音还断断续续。查了半天,原来是家里Wi-Fi信号弱,逼着我把路由器搬近点。调整好设备,总算能开讲,可学生抱怨听不清。我就改策略,录了个短视频丢进去,10分钟教一首古诗,边讲边划重点,让学生先看看再讨论。
实践过程:摸索使用功能和遇到困难
正式开始上课,我想试试互动小工具。点开“投票”功能,设计了个问题:“你觉得古诗是背还是理解?”发出去后,学生反应平平,只有一半人响应。等了一天没结果,我就急得群里吼一声:“点一下!”学生才慢慢动手,原来他们不知道怎么点链接。后来学乖了,每堂课开头提醒三遍。
批改作业也是个坑。上传作业区布置写短作文,30个学生交得零零碎碎,我得一个个下载。点开文档格式乱码,Word变火星文,气得我摔鼠标。解决方法是换PDF格式上传,再让学生直接拍照发图,总算能看清了。批改时,我用“评论”功能打字反馈,可打多了一键删除太麻烦,我就精简到几句重点,比如“立意不错,例子添点”。
小组讨论区热闹后,却乱套了。学生匿名发言吵翻天,骂战不断。我赶紧设规矩,规定实名登录,再分组限号发言,这才稳住局面。中间还出过一次系统崩盘,课没上完卡死,急得我给客服打电话,半小时后才恢复,只好补录材料丢上去。
总结效果和分享实用技巧
用了俩月,教学效果还真不错。学生参与高了——看数据报告,以前一半人沉默,现在投票互动率过八成。成绩单出来,平均分升了5分。但累死个人,得天天盯着维护。
我总结几点好技巧,你们别犯我错了:
- 直播少用:卡顿耽误事儿,先录短视频打底,学生随时看。
- 作业批改快:设置反馈模板,复制粘贴修改,不浪费时间打字。
- 互动先热身:每堂课开个头,“小工具玩起来”提醒三回,学生就习惯。
- 分组管纪律:讨论区分实名小组,限名额发言,免得炸群。
到如今,云班课成我主力工具。学生说效果赞,学习变轻松了。但我也常想,要是技术再稳点就好了,不然哪天又崩了就糟心。线上教学得灵活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