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教程 正文

吴王夫差矛为啥重要?解析其历史意义关键!

去年我在湖北省博转悠的时候,愣是被玻璃柜里那根锈迹斑斑的青铜矛钉住了脚步。标签上写着"吴王夫差自作用矛",当时心里就嘀咕:这玩意儿凭啥当镇馆之宝?回家后惦记了小半个月,干脆撸起袖子查起资料来。

第一步 钻故纸堆

我先翻遍了能找的战国史书,发现《越绝书》里提过吴国"造矛五千"的记载。接着扒拉考古报告,原来1983年在湖北马山挖楚墓时,这矛就从烂泥里露了头。最绝的是矛身那两行鸟篆——"吴王夫差自作用矛"八个字清清楚楚,跟隔壁越王勾践剑的"越王鸠浅"正好凑成一对冤家。

第二步 找行家唠嗑

上个月去苏州出差,特意跑到老城门遗址那片的茶摊蹲点。真让我碰着个研究青铜器的老师傅,他捏着手机里的照片直咂嘴:"你看这矛脊的血槽没?当时要是捅进人身子,放血跟开闸似的!"老头还掰着指头给我算:锡多就硬但脆,铅多就韧但软,这矛的铜锡铅比例到现在都少有兵器能超。

  • 老头抽着烟杆说:"干将莫邪是传说,这玩意儿可是实打实握过夫差手的!"
  • 矛身错金纹路扒拉掉锈还能反光,古代土豪金实锤
  • 越王剑长47公分,这矛长29.5公分,摆明是贴身肉搏的凶器

第三步 瞎琢磨出道理

有天半夜看《东周列国志》突然开窍了。这破矛能当宝贝,不就因为戳破了三个历史泡沫吗?

直接把"吴人善剑不善矛"的记载掀翻了,证明战国那会儿青铜器错金工艺比文献写的还早两百年,最重要的是给"吴越世仇"加了个铁证——考古所的老李跟我说,马山五号墓埋矛的位置,正对着越国地界的方向

吴王夫差矛为啥重要?解析其历史意义关键!

现在每次翻当时的考察笔记,总会想起省博那根矛在射灯下泛的冷光。史书上夫差就是个刚愎自用的败家子,可握着这柄亲手监制的兵器,突然觉得活人写的史书,还真不如死人握过的铁实在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