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闲着没事,翻一本旧诗集,看到白居易的那句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,心里嘀咕着“瑟瑟”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听着挺玄乎,我寻思得搞明白这个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
怎么动手查起来的
二话不说,我从书架上扒拉出一本《唐诗选》,翻了白居易的那首诗。先认真读了全文,诗句写着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”,我琢磨半天还是云里雾里的。于是我决定先弄本字典,顺手拽了本家里老掉牙的《新华字典》,翻到“瑟”字条目。
结果字典上解释“瑟”表示琴类乐器,引申出声音或颜色的意思,但没细说。我心说这不行,还得深挖。记得以前看过古诗解析书,又从堆书里淘出一本《唐诗三百首解读》,仔细比对了白居易的生平背景。书里提到白居易这人爱写山水景,特别留意自然细节。
遇到点儿小波折
查着查着,我发现这“瑟瑟”字真不好捉摸。书上有人说它指风声,有人说是水声,还有人硬说是颜色。我差点儿乱了阵脚,心想这不白费劲了吗?好在不死心,又跑去网上搜搜资料(网上信息杂得很),但重点还是靠书。回看那本解析书,重新读白居易的原话,发现他上下文全是描述江面变化。
我灵机一动,把“瑟瑟”拆开想:“瑟”像琴弦抖动,“瑟”声跟水波似的呗。加上诗中“半江红”明显是夕阳映照,那“半江瑟瑟”八成是另一半江水的样子。书里点出唐代文人常用“瑟瑟”表达碧绿或清凉感,我顿时拍大腿:原来这样!
搞定了这个,背后故事就浮出来了:白居易这老兄傍晚溜达到江边,看夕阳染红半江,剩下一半水波粼粼,泛着蓝绿光泽,像抖动的丝绸。他用“瑟瑟”写活这个动静,诗意十足,简单几句就勾出画面。我总结了下,5分钟就摸清了:
- “瑟瑟”不是啥神秘东西,就是江水碧绿的样子,带点儿冰凉感。
- 背后的生活味儿:白居易爱用色彩写景,这把江景分两半,红的是夕阳照,绿的是未照部分,显出早晚变化。
- 学诗的小窍门:看古诗别死磕字面,得多联想上下文和诗人日常。
坐那儿复盘,心想这趟折腾没白费,不到5分钟就从书本里挖出精华,下次跟朋友聊诗也能卖弄一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