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刷手机突然跳出来个词儿,国际左撇子日?哈?8月13号?还能有这种日子?我第一反应就是扯淡的,该不会又是网友瞎编出来凑热闹的?我这辈子都习惯用右手,身边好像也没几个左撇子朋友,这节日真能存在?越想越觉得好奇,干脆动手翻翻资料,看看这节日是真是假,咋来的。
一挖到底查个明白
说干就干,直接开搜。不搜不知道,一搜还真是大开眼界!翻了好几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信息来源,包括一些正规新闻机构过去的报道,这节日居然是真事儿,还不是瞎编的!
看到的关键时间点我记了笔记:
- 1975年:就这会儿,在美国的堪萨斯州托佩卡那块儿,一帮子习惯用左手的人(原来叫左撇子国际?)聚一块儿了。这帮人想干啥?就是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都团结起来,争取他们该有的方便和权利。
- 1976年:才过一年,这组织真就搞起了庆祝活动,而且白纸黑字地把8月13号这天定成了国际左撇子日!这才是实打实的第一回庆祝。
- 后来发展:这节日慢慢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左撇子团体认了,也搞活动。到1992年,连英国伦敦那个挺有名的左撇子俱乐部也正式把它定为节日,还搞了盛大庆典。
看到这儿,我算是彻底信了,这绝对不是“野鸡节日”,人家有根有据,存在都快半个世纪了!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有人过,包括咱们中国,也有相关的公益组织和活动。
突发奇想:换手试试看!
搞明白来历了,我这好奇心又上来了。咱这右撇子习惯了三十多年,天天顺手的事儿,那左撇子日常到底有多不方便?光看文字说“设计以右为主的世界不方便”,体会不到!我一拍大腿,决定就8月13号,我也体验一把左撇子!
说试就试,先从最简单吃饭开始。早上拿筷子,换成左手,那叫一个别扭!筷子在手里完全不听话,夹个面条都夹半天,稍不注意滑下去一堆,汤汤水水溅得满桌都是。写字就更灾难了,我试着用左手在纸上划拉两笔,写出来的字歪七扭八跟鸡爪子刨似的,最要命的是,写着写着,手心手背连带纸面全蹭上铅笔印儿了,黑乎乎一片!这还是最简单的日常,想想他们用鼠标、剪刀(那种传统右手设计的)、地铁闸机刷卡的姿势……我这才体验了十来分钟,就感觉哪哪不得劲儿。
说句真心话,这会儿有点理解了: 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右手设计,对于左撇子朋友来说,可能就是一天到晚的磕磕绊绊和小麻烦。人家过节,根本不是为了好玩,是真想提醒大家伙儿注意到这个问题,让大家多想想他们日常的不容易。
没想到的名人“同伴”
翻资料翻到眼冒金星,结果还有个意外发现。原来历史上超级多的聪明人、牛人,竟然都是左撇子!随手一看:
- 打仗超厉害的拿破仑;
- 画《蒙娜丽莎》的达芬奇;
- 琢磨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;
- 研究出镭的居里夫人;
- 喜剧大师卓别林;
等等等等,名单能列一长串……看得我目瞪口呆!这更说明了一点:左撇子压根儿不是什么“毛病”,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用手习惯。聪明不聪明跟用哪只手没半毛钱关系!数据显示,全球大约6%-13%的人是左撇子,算下来,光咱们中国少说就有8000万人是习惯用左手的。这人群一点儿也不小!
最终确认:日子没错,意义是真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(主要是怕自己记岔了日子),我特意查了今年的日历。没错,8月13号就在这个节实实在在,存在了47年了。
走完这趟查资料+小体验的过程,我心里算是有谱了。国际左撇子日不是瞎搞出来的噱头,它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群体需求和呼吁。核心意义就一点:希望大家能在设计东西、制定规矩的时候,也惦记着那一部分习惯用左手的人群,让他们生活得更方便点,少点麻烦。说到底,这不就是让我们的社会对多元群体更包容吗?甭管用左手还是右手,咱追求的不就是“得心应手”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