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手机那会儿就觉着不对劲,往年这时候短信该炸了,结果今年静得跟凌晨三点似的。琢磨着不对劲,抄起笔记本就开始扒拉,倒要看看这回双11唱的是哪出哑剧。
第一步:扒平台老底
先奔着几家购物App使劲刷,手指头划拉得都快冒火星子了。满屏都是"低调狂欢节"这类软绵绵的词儿,往年那种"血战""秒杀"的红字大横幅全蔫了。翻优惠规则跟做奥数题似的,满300减50还得跨店凑,算得我脑仁疼。最逗的是某宝首页,去年这时候促销按钮占半个屏,今年就缩在右上角跟躲猫猫似的。
第二步:找圈里人套情报
微信上揪着干电商的老同学唠了半小时。这哥们直接甩语音过来:"兄弟你可别提了!平台今年把商家羊毛薅秃噜皮了——坑位费涨三成,还逼着签保价协议,卖得多赔得多!" 说着发来张后台截图,好家伙,他店里预热期的推广费比去年多砸了五万,流量反倒掉了一半。
- 商家端:平台抽成暗戳戳涨到25%,不签?首页直接消失
- 用户端:定金膨胀改成满减连环套,算不明白的根本不敢剁手
- 物流端:快递站点老王说今年货量少三成,临时工都没招满
第三步:亲测省钱野路子
憋着股劲儿非得挖出点实惠。半夜两点蹲直播间,发现个邪招:专盯过气网红款。某国产护肤品牌去年爆款乳液,主播库存清仓喊到买一送三还带小样!立马下单四瓶,算下来每毫升比超市开架货还便宜。顺手把购物车里纠结半月的羽绒服删了——查历史价格发现所谓预售价比上周还贵八十!
拼真相拼图
蹲坑时琢磨出三点门道:
第一是平台玩不起了。往年烧钱抢用户,今年直接躺平收租子,把压力全转嫁给商家。第二是买卖双方都精了,买家看穿先涨后降把戏,卖家也不愿赔本赚吆喝。第三最要命——连我妈都学会比价插件了,刚视频还显摆她六毛钱抢的洗碗巾,全小区大妈都在拼菜市场群。
下班路过快递柜,往年这时候都爆仓吐满地包裹,现在柜门空得能听见回声。骑电驴的小哥叼着烟跟我吐槽:"哥您说邪门不?我片区今天才送六十单,去年这会早破二百了!" 摸出手机看刚到的乳液,包装盒上印着"2023春限定款",得,省下的钱够给老婆买仨礼拜烤红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