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去科技博物馆翻老物件,玻璃柜里那个1968年的木头盒子差点没认出来是鼠标。我扒着柜台盯了半天,发现底下两个铁轮子顶着一根弹簧柱,这玩意儿居然靠摩擦桌面滚动,跟现在小孩玩的玩具车差不多。
一、动手拆真古董
回家就把收藏的老式鼠标全翻出来了。抠开六十年代的木壳鼠标时,指甲缝里扎进两片木刺,里面铁皮骨架已经锈出黄斑。用螺丝刀拧开九十年代的塑料鼠标,弹簧"嘣"地弹到天花板上——这破玩意儿当年卖两百多块!
- 原始版: 像个水泥块,掌心放十分钟就发酸
- 2000年款: 屁股凸起像馒头,按键要拿榔头砸
- 现代版: 捏着像块豆腐,静音键比心跳还轻
二、建模还原进化史
半夜开着3D软件画初代鼠标,屏幕里的方块模型越看越像麻将牌。拉到打印店打出来时,老板拎着半斤重的模型直咂嘴:"这防身比当鼠标实在!"
接着用橡皮泥捏了十几个手模,发现老鼠标的直角边框硌得小拇指发麻。重新倒模做流线型外壳时,灌进去的石膏漏了一桌子,房东看到还以为我在搞水泥工。
三、盲测现场翻车
上周攒了个线下体验会,给二十个人蒙眼摸鼠标。结果笑喷了:七八个人把初代木盒当成了烟灰缸,还有个妹子摸着机械滚轮惊呼"这剃须刀好复古"!
最绝的是把最新款超轻鼠标和五十年前的放一起,大爷们都说老鼠标摸着实在:"现在这些轻飘飘的,喝豆浆时当勺都嫌浅!"
四、铁锈味的真相
拆解完三代鼠标才看懂门道:以前造外壳跟盖房子似的,实木层+金属板+螺丝柱整得像个坦克。现在直接塑料液灌进模具,两分钟出来个空蛋壳。博物馆那台初代鼠标重380克,比我手机还沉,新买的电竞鼠标才68克,里头能塞三颗五号电池都算良心。
临走前把拆散的零件摆桌上拍照,老滚轮沾的灰攒起来有小指甲盖大。突然理解为啥当年要用木壳了——金属滚轮磨出的铁粉能把塑料壳钻出洞,木头反而越磨越亮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