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我也中招了!
昨儿打扫冰箱,嚯!角落里十几颗鸡蛋全黏糊糊的,三颗都长绿毛了。心疼得我直拍大腿——这可是老家带来的土鸡蛋!隔壁张阿姨探头看见,扯着嗓子喊:“又洗鸡蛋了?洗完还湿着就塞冰箱,不糟践才怪!”
二、较上劲儿做实验
我偏不信邪,当场抓了五颗新鸡蛋做对比。两颗直接冲水猛搓,湿漉漉的就往冷藏室抽屉扔;三颗只用干布擦了擦鸡屎,原样放旁边。抽屉特意没关严实,留条缝观察。
24小时后拉开抽屉:
- 湿鸡蛋底下积了一滩水,蛋壳摸着发黏
- 干鸡蛋的草屑还沾在壳上,但摸着干燥
到第三天中午,湿鸡蛋旁边两颗苹果居然长了霉斑!吓得我赶紧把所有湿鸡蛋掏出来磕破——蛋清全稀得像水,蛋黄一碰就散。
三、蹲冰箱前琢磨门道
后来翻资料才明白,鸡蛋壳天生自带“防护罩”!那层白霜能堵住呼吸孔,水一冲就给泡没了。湿鸡蛋放冰箱就是活脱脱的“吸潮包”,水汽钻进蛋壳不说,还祸害别的菜。
四、土法子反而最靠谱
现在我家存鸡蛋就三招:
- 脏鸡蛋用砂纸磨:结块的鸡粪用粗砂纸蹭掉,不破坏保护层
- 密封袋是神器:把鸡蛋大头朝上装密封袋,冰箱窜味儿也进不去
- 抽屉铺层小米:最底下撒把小米吸水气,换季晒晒还能重复用
上周暴雨屋里潮得不行,打开冰箱摸鸡蛋——嚯!颗颗干爽得像石头,煮出来的蛋黄直接站在碗中间晃悠。打那以后我见人就念叨:可别再给鸡蛋洗澡了!
(结尾碎碎念:后来才知张阿姨家开养鸡场的,当初笑话我时憋笑憋得直抖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