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我为啥要捣鼓这事
昨天啃西瓜,不小心舔到皮了,嚯,那个涩劲儿直接从舌根往上窜,比舌尖尝着冲多了。我就寻思,都说舌头不同地方尝味儿不一样,那舌根这地方到底对啥最来劲儿?光听理论没劲,得自己试试才靠谱。
开搞!厨房就是我的实验室
翻箱倒柜找了几样能入口的“试剂”:一小勺白糖(甜),盐巴(咸),家酿的陈醋(酸),一小块苦瓜芯子(苦),还有一小撮辣椒面(辣)。东西挺糙,但意思到了就行。
洗干净手,找了个小镜子对着,按别人说的法子挨个试:
- 甜味:捻了点白糖粒儿,小心地抹在靠近喉咙那块舌根上。闭着嘴含着,没立刻用舌头搅。味儿是有,但感觉还没撒在舌头尖儿上那么浓那么舒服,有点闷闷的。
- 咸味:指头沾了点盐,直接摁在舌根后部。靠!齁得我差点咳嗽!咸得发苦,味儿冲得不行,喉咙都有点发紧。
- 酸味:筷子尖儿蘸了点陈醋,点在舌根靠后的位置。嚯!酸得我腮帮子一哆嗦,口水哗哗冒,跟被猛地抽了一下似的。
- 苦味:把抠下来的那点苦瓜瓤,压在舌根最深处。我的天,那苦味真是直冲天灵盖!后脑勺都跟着发麻了,比舌头其他任何地方尝到的苦都猛烈,咽口水都盖不住。
- 辣味:试了辣椒面,手指头抹了一点点怼到舌根。好家伙,那辣感跟火烧一样,比在舌头面上辣得更猛,而且那股辣劲直冲喉咙,呛得我眼泪差点下来。
整明白了,舌根这地方有点“小心眼”
一通折腾下来,舌头都快麻了,自来水漱了好几次口。但结论贼明显:
舌根这地儿,怕苦又怕辣! 它对咸味和酸味反应也贼大,都挺冲。甜味?反倒是最不给面子的,在这后头感觉不明显。
回想一下,小时候生病捏着鼻子灌中药,那苦药汤子一过舌根,那股子钻心的苦劲瞬间炸开,想赶紧咽下去都来不及回味,今儿个算是亲自体验了一把,这感受是真的!还有吃特辣火锅,烫得呼呼的,热气带着辣味直冲嗓子眼,呛咳,根子就在舌根对辣太敏感。
想自己试试?简单得很
要点就几条:
- 材料家家有:白糖、盐、醋、苦瓜(一点点就行)、辣酱或辣椒粉,挑你手边有的。
- 一次试一种味儿:别贪多,每次试一种,中间一定得漱口漱干净,最好喝口水润润,别串味了。
- 镜子别省:对着镜子找准舌根位置抹,心里才有数。
- 剂量要小:点到为止,多了影响测试还受罪。
- 细品别咂摸:东西放上去之后,别急着用舌头搅和,就让它呆在那儿,感受味儿是从哪儿窜上来的。
嚼巴一下今天的收获
自己鼓捣完了才知道,那些书上画的舌头味觉图,说苦味只在舌根,有点绝对了,但苦味和辣味在舌根格外“突出”这事儿是真不假。平时吃饭喝茶,稍微烫点的东西一进嘴,味儿还没尝全,舌根可能就先嚎叫起来了。下回再觉得东西苦得离谱或者辣得冲头,八成是舌根这个“传感器”在报警。舌头嘛就是个大集体,哪里尝啥都得出点力,不过舌根这老兄,确实有点小心眼儿,惹不起惹不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