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翻笔记本发现个事儿,前段时间辅导侄子写秋天作文,小家伙憋半小时就蹦出个“天高云淡”,急得直挠头。我寻思着成语库得用起来,干脆自己整了套野路子实验。
第一步:先当个成语收割机
把《成语大辞典》摊桌上,跟收破烂似的扒拉出三十多个秋天成语。本子左边写景的:金风送爽、层林尽染;右边写氛围的:西风落叶、秋月寒江。完事儿发现满纸都是“金”和“黄”——合着古人眼里的秋天就是个土豪金?
第二步:玩成语连连看
抓了四个高频词当坐标轴:
- 按时间线排晨昏(晨光熹微→暮云合璧)
- 按空间分天上地下(晴空一鹤→落叶铺毡)
第三步:强行碰瓷现实
揣着本子去公园实战。看见银杏林黄得晃眼,本来想写“丹枫迎秋”,结果树牌子写着“银杏蕨类保护区”,立马改成“金蕨迎秋”。湖面漂着枯叶,书里说“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”,可这儿漂的是柳叶!硬着头皮记成“柳叶知秋”,回来被当语文老师的闺蜜笑骂:“你咋不写塑料袋知秋?”
第四步:给成语穿牛仔裤
试着把文绉绉的成语碾碎了用。描写小区晨跑的大爷:“老头踩着满地秋色,呼出的白气在秋风里团成小烟圈”——就藏着“秋风萧瑟”。写快递驿站堆成山的柚子箱:“空气里柚香撞了满怀,让人想起果园里压弯枝头的滚圆”,这不就是“橙黄橘绿”换马甲?
折腾到下午本子画满鬼画符,发现最实用的反而不是成语本身。盯着晚霞准备憋出句“霞光万道”,结果落笔写成“天空像是被戳破的流心蛋黄”——得,又拐回小学生作文了!
快收工时侄子来偷瞄笔记本,指着“西风残照”问:“小姨这是写夕阳还是写闹鬼?”得,看来下期得研究怎么让熊孩子别把成语用成恐怖片素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