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一早起来,我就琢磨着时间这事儿。看个日历,突然发现又到月底了,心里咯噔一下,寻思这日子咋过这么快?回头想想,上个月的计划基本没动静,天天忙忙碌碌,到头来像没干啥一样。昨儿晚上刷手机,看到专家提了个关于时间流逝的分享,说是五点启示能帮人想明白。我就寻思,光看有啥用?得自己实践一把才知道真相!
开头我就从最基本的做起:找个笔记本,开篇写日记。拿起笔来,第一句就写“今天周一,早上6点起床”,可写不下去,总觉得空洞。于是换招儿,回想昨天干了啥——结果发现,昨天光顾着开会刷朋友圈,正事一件没办成!我心里暗骂:“这都啥玩意儿,时间全喂了狗。” 后来我看专家说启示的第一点,得学会反思过去。我就索性坐那儿,把上周每天做的事都列出来,从吃喝拉撒到工作摸鱼,全划进清单。过程挺糙的,还打瞌睡了几回,但逼着自己回想那些“浪费时间”的事,比如蹲厕所玩手机关机半天。嘿写完一看,真够丢人的!这第一启示说白了:过去的事儿不能改,但能让你看见自己多懒。
动手实践那些专家点子
接着第二点,专家说“活在当下”。我琢磨这不扯淡吗?平时总说忙得要死,哪有空感受当下。可我得硬着头皮试试。那天下午,我故意丢掉手机,关掉通知音,跑去小区公园坐长凳。啥也不干,就盯着树叶看风吹、听鸟叫。开头浑身不自在,想掏手机一千遍,但熬了十分钟,突然觉出点意思——风吹树叶的声音,平时根本没注意!那感觉,像开了小窍门,心里小爽一把。结果坚持了半小时,回家记在日记里,写“今儿下午发呆,时间慢得像乌龟爬”。启示来了:当下不抓牢,它就溜得飞快。
- 专家那五点启示,我全掺进实践:
- 第一,反思过去不能改变,但能学教训,别老犯傻。
- 第二,当下要专注,打断干扰就值了。
- 第三,计划未来不能空谈,得落地细拆分。
- 第四,时间有限,优先做重要事,别瞎忙杂活。
- 第五,养成习惯是王道,三天打鱼就白费。
到第三步时,我犯难了。专家说什么“规划未来”,可我连明天要做啥都写不清。我大手一挥,写“下周减肥10斤”,结果才两顿火锅就破功。气得我摔本子!后来逼自己拆小步,比如周五前只做一件事:搞定工作报告。过程巨烦人,拆细节写到纸片贴上墙——“上午9点开机别刷抖音,先开文档”;结果真管用,那天报告按时交了。回头看小纸片,这启示简单:规划得像切菜,小块小块才好啃。
折腾到啥收获?
坚持一周多,我整个人快散了架。起初热血沸腾,可中间好几次懒虫上身。比如第四点“优先重要事”,专家说得轻巧,我却总被杂事坑。有回老板临时丢个急活,我硬着头皮拖到半夜,把日记写成了抱怨书:“今天又给老板擦屁股,说好的瑜伽没练成”。但转念一想,没这实践,我哪知道时间这么不经用?干脆在日程表上画重点圈,把杂事先排后边。第四启示:时间就那点儿,不挑重点就亏大发。
五天,第五点“养成习惯”最难了。我设闹钟每天早起记十分钟日记,开头两天新鲜,第三天就忘得干净。早晨赖床,闹钟一响直接关掉睡回笼觉!气得我拿凉水洗脸清醒,这才强打精神继续写。直到回头翻笔记本,发现从乱糟糟到有条理,进度虽然慢,至少没半途而废。结论就一句:习惯养成了,时间才不跑太快。我实践下来,整个人豁达不少:时间流逝不是洪水猛兽,学这五点,就像手里多了根拐杖,走路不摔跤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