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7号的edg,我这印象可太深了,不是因为我当时看得多热血沸腾,主要是那天我自个儿正经历一场不大不小的“渡劫”。
那天我在干嘛?
我记得清清楚楚,是凌晨嘛S11总决赛。外头隐隐约约有邻居在吼,朋友圈也炸了锅。但我,我那时候正死磕一个玩意儿。具体是啥就不细说了,反正是个挺折磨人的技术债,前人留的坑,轮到我来填。那代码,乱得跟盘丝洞似的。
我当时就寻思,今天必须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。泡了浓茶,戴上耳机,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想改bug。那感觉,就跟我自己也在打总决赛似的,只不过我的对手是那些看不懂的变量名和绕来绕去的逻辑。
结果?
结果就是,我这边焦头烂额,edg那边是一会儿领先一会儿落后。朋友圈里时不时弹出个比分,我点开看一眼,心里也跟着揪一下。根本静不下心来。
- 一会儿想,这bug再改不出来,明天怎么跟老板交代。
- 一会儿又想,edg这要是输了,估计朋友圈得哀嚎一片。
- 然后又骂自己,看什么比赛,赶紧干活!
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。等我终于把那一坨代码理顺了一点,抬头一看,好家伙,edg赢了!朋友圈直接就“我们是冠军”刷屏了。
那一瞬间,我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。高兴的是edg牛逼,为lpl争光。郁闷的是,我那摊子破事儿,好像也没因为他们赢了就自动解决了。反而显得我那几小时的埋头苦干,特别没劲。
后来我琢磨这事儿
这感觉跟我之前待过的一个小破公司有点像。那公司,表面上看也是各种“宏伟蓝图”,各种“改变世界”。实际上,内部管理一塌糊涂,项目流程乱七八糟。 你辛辛苦苦干半天,发现功劳都是领导的,锅都是底下人背。就像我那天晚上,edg夺冠的光芒万丈,我还在为了一堆烂代码熬夜,显得特渺小。
那时候我负责一个项目,也是个填坑的活。需求一天三变,今天说要A,明天说要B,后天又说A和B都不要了,要个C。技术团队也是东拼西凑的, 有的人刚毕业,啥也不懂,有的人是老油条,光说不练。我夹在中间,天天开会扯皮,代码没写几行,PPT倒做了不少。
项目黄了,老板轻描淡写一句“市场变化太快”,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。我?我白熬了几个月夜,还因为项目失败背了个差评。你说这上哪说理去?
所以7号那天edg夺冠,我看着屏幕上他们捧杯的样子,心里五味杂陈。人家的努力和坚持,那是实打实的,也得到了回报。再想想自己手头这些破事儿,有时候真觉得,嗨,这人跟人,事跟事,真是没法比。
不过后来我也想通了,人家那是顶尖职业选手的舞台,跟我这种码农的日常肯定不一样。我能做的,就是把自己手里的活儿干争取少留点坑给后人。 就算没法像他们那样万众瞩目,至少也对得起自己这份工钱。那天晚上,我还是把那个bug给解决了,虽然过程挺狼狈,但解决掉的那一刻,也算是给自己放了个小小的烟花。